文章瀏覽點擊數
959544

本站來訪人數 180752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頻帶之戰

Source : http://www.ni.com/white-paper/53096/zht/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簡稱 mmWave) 又稱為「極高頻」(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EHF),是指波長由 1 mm 到 10 mm 的電磁波,頻率範圍是 30 到 300 GHz。在無線電頻譜裡,毫米波位於微波和紅外波的範圍內,是一種「太赫茲波」(tera hertz wave)。毫米波的主要應用層面包括電子通訊、軍用通訊、科學研究、醫療,也是 5G 無線通訊發展中的關鍵因素。 

無線裝置創造並消耗資料的同時,連接這些裝置的無線通訊基礎設施也必須隨之演進,才能滿足成長的需求。相較於 6GHz 以下的頻譜,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的頻譜不僅非常充裕,而且只要稍微經過授權就能使用,因此世界各地的業者都能運用毫米波。

無線裝置數量與其消耗的資料量,每年都以等比級數增加 (年複合成長率為 53%[1])。無線裝置創造並消耗資料的同時,連接這些裝置的無線通訊基礎設施也必須隨之演進,才能滿足成長的需求。 3GPP[2] 所定義的三種高階 5G 使用案例 (圖 1),其目標是隨時隨地提供可用的行動寬頻資料;然而,僅僅提升 4G 架構網路的頻譜效率,並不足以提供所需資料速率的步進函式。有鑑於此,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像毫米波這類更高的頻率,希望得到可行的解決方案。早期在通道探測作業得到了正面的結果,使得世界各地的無線標準化組織皆重新調整研究重點,為要了解新一代 5G 無線系統如何整合並運用這些新的頻率與較高的頻寬。

各個使用案例都是針對未來的無線標準所設計,藉此讓這些標準針對新應用補足既有無線標準的不足之處,而各案例都需要一組不同的全新關鍵績效指標 (KPI)。 IMT 2020 使用案例所定義的增強型行動寬頻 (eMBB),預期能達到 10 Gb/s 的尖峰資料速率,比 4G 快了 100 倍[3]。 Shannon Hartley 定理指出,容量為頻寬 (即頻譜) 與通道雜訊的函式,因此資料速率確實與可用的頻譜有關[4]。 由於 6 GHz 以下的頻譜已經分配完畢,所以 6 GHz 以上 (尤其是毫米波範圍內) 的頻譜,可說是因應 eMBB 使用案例的理想替代方案。

世界各地的電信業者為了服務客戶,已在頻譜上花費了數十億美元。 拍賣訂價凸顯出頻譜這類寶貴資源的市場價值,以及供不應求的特性。 開發新的頻譜讓電信業者不僅能服務更多使用者,還能提供更高效能的行動寬頻資料傳輸體驗。 相較於 6GHz 以下的頻譜,毫米波的頻譜不僅非常充裕,而且只要稍微經過授權就能使用,因此世界各地的業者都能運用毫米波。 此外,現代矽製造技術已大幅降低毫米波設備的成本,所以在價格方面,這些設備已可用於消費型電子產品。 而採用毫米波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在於此頻譜仍未經過完整研究,有尚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電信業者已開始研究毫米波技術,以便評估最適合行動應用的頻率範圍。 國際電信聯盟 (ITU) 與 3GPP,已共同規劃確立 5G 標準的兩階段研究。 第一階段研究將著重於 40 GHz 以下的頻率,以便迎合部分較急迫的部分商業需求,並將於 2018 年 9 月完成此階段研究。第二階段則預計從 2018 年開始,於 2019 年 12 月結束,目的是達成 IMT 2020 所列的 KPI,並且會著重研究高達 100 GHz 的頻率,同樣屬於毫米波的頻率範圍之內。
為了統一全球的毫米波頻率標準,ITU 在近期的世界無線電通訊大會 (WRC) 結束後,公佈了 24 GHz 到 86 GHz 之間的全球可用頻率建議清單[5]:

24.25-27.5GHz  31.8-33.4GHz 
37-40.5GHz 40.5-42.5GHz 
45.5-50.2GHz  50.4-52.6GHz 
66-76GHz  81-86GHz 

ITU 提出建議不久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便於 2015 年 10 月 21 日發佈了擬議規範公告 (NPRM),針對 28 GHz、37 GHz、39 GHz 與 64-71 GHz 頻帶,提出靈活的新服務規則[6]。

圖 2: 擬議為行動用途的 FCC 頻帶[6]

當 ITU、3GPP 與其他標準組織決定以 2020 年做為定義 5G 標準的期限時,手機電信業者正加緊腳步推出 5G 服務。 美國的 Verizon 與 AT&T 致力於在 2017 年推出 5G 的初始版本;韓國計劃在 2018 年奧運推出 5G 的測試版本;日本則打算在 2020 年東京奧運展示 5G 技術。透過各方所訂定的不同目標,適用於 5G 的毫米波頻率選項也逐漸浮上檯面: 28 GHz、39 GHz 與 72 GHz。

這三種頻帶能脫穎而出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不像 60 GHz 必須承受約 20 dB/km 的氧氣吸收損失[7],這三種頻率的氧氣吸收率遠低於此數值 (如下圖所示),因此較適合長距離通訊。 這些頻率也能在多路徑環境中順利運作,並且能用於非可視判讀 (NLoS) 通訊。 透過高定向天線搭配波束賦形與波束追蹤功能,毫米波便能提供穩定且高度安全的連結。 紐約大學理工學院 (NYU Polytechnic School of Engineering) 的 Ted Rappaport 博士與他的學生,已開始著手研究 28 GHz、38 GHz 與 73 GHz 的通道屬性與潛在效能。 他們藉由傳播量測與研究,探討這些頻率潛在的服務中斷情形,並且已發表多篇相關論文。 透過這些頻率的現有資料與研究,結合全球可用的頻譜,便能從這三種頻率開始執行毫米波的原型製作。

28GHz

如上所述,電信業者都急切想要取得未分配的大量毫米波頻譜;而毫米波頻譜會使用哪些頻率,這些業者將是深具影響力的關鍵要角。 在 2015 年 2 月,Samsung 執行了自己的通道量測,並發現 28 GHz 的頻率可用於手機通訊。 這些量測結果,驗證了都市環境中預期會發生的路徑損耗 (非可視判讀 (NLoS) 連結中的路徑損耗指數為 3.53),Samsung 進而宣稱,此數據指出毫米波通訊連結可支援 200 公尺以上的距離[8]。 該研究還包含相位陣列天線的運用。 Samsung 也開始相關設計,以便讓手機能夠容納精密的陣列天線。 在日本,NTT Docomo 與 Nokia、Samsung、Ericsson、Huawei、Fujitsu 共同合作,針對 28 GHz (以及其他頻率) 順利完成了現場測試。

2015 年 9 月,Verizon 宣布他們與 Samsung 等重要合作夥伴,將於 2016 年在美國執行現場測試。這比訂定 5G 標準的擬議期限 2020 年還早了 4 年,使得 Verizon 成為 5G 市場的先行者。 2015 年 11 月,Qualcomm 透過 128 支天線針對 28 GHz 執行實驗,在人口密集的都市環境中,展現了毫米波技術的效能,以及定向波束賦形如何用於非可視判讀通訊。 而在 FCC 宣佈 28 GHz 頻譜可用於行動通訊後,進一步的實驗與現場測試,勢必會在美國持續進行。 Verizon 也公佈了租用 XO Communications 的 28 GHz 頻譜的協議,其中包含於 2018 年底買下頻譜的購買選擇權。

然而,請注意 28 GHz 頻帶並不在 ITU 的全球可用頻率清單上, 因此,仍無法確定此頻帶是否能成為 5G 毫米波應用的長期頻率。但基於此頻譜在美國、韓國與日本的可用性,以及美國電信業者在早期現場測試的投入,28 GHz 有可能在不符國際標準的情形下直接應用於美國的行動技術。 韓國於 2018 年奧運展示 5G 技術的目標,也可能在標準組織確定 5G 標準之前,便促使消費型產品運用 28 GHz 技術。 然而,此頻率不在國際行動通訊 (IMT) 頻譜清單上的事實,已經引起了 FCC 委員的注意。 2016 年 2 月在華盛頓的一場演講中,Jessica Rosenworcel 委員提到:


「當我們把眼光放遠,就會發現有些地方美國是必須獨自前往的。 這包含了 28GHz 頻帶…可惜的是,在去年於日內瓦舉辦的世界無線電會議上,這個頻帶並未納入討論,也沒有列在 5G 頻譜的研究清單上。然而,由於這個頻帶可分配至全球的行動應用,因此我認為美國應該繼續探索這個新頻譜。南韓與日本都已著手測試這個頻帶,我們現在也不能停下來。我們必須自己獨自前行,並在年底前完成適用於 28GHz 頻帶的框架」。


另一名委員 Michael O’Rielly 甚至在部落格寫了一篇長文章,藉此向 FCC 表達他對 2015 年世界無線電會議 (WRC) 結果的不滿:


「這讓我開始思考 WRC-15 所發生的事、其帶來的實際效果,以及其往後對 ITU 所扮演角色的影響。 這些做法很可能會破壞未來 WRC 的價值,並增加 ITU 淪為工具的風險,使其受到政府與現有頻譜用戶的控制,進而阻礙了頻譜效率與技術進展[9]」


現在仍不清楚 28 GHz 是否會廣泛用於 5G 毫米波應用,但能確定的是此頻率在現階段非常重要。

73GHz

在 28 GHz 相關研究展開的同時,E 頻帶也在近幾年引起了行動通訊領域的注意。 73 GHz 就是另一種備受矚目的毫米波頻率。Nokia 運用了紐約大學的 73 GHz 通道量測結果,開始研究此頻率。 在 2014 年的 NI Week 年會上,Nokia 透過 NI 原型製作硬體,展示了他們第一個 73 GHz 空中傳輸 (OTA) 技術。 這套系統隨著研究進行不斷演進,並持續透過公開示範來展示新的技術成就。 在 2015 年的行動世界會議 (MWC) 上,這套原型驗證系統已能藉由透鏡天線與光束追蹤技術,執行每秒超過 2 Gbps 的資料傳輸。 此系統的 MIMO 版本,則在布魯克林 5G 高峰會議上展出,可執行高達 10 Gbps 的資料傳輸;而在不到一年後的行動世界會議上,這套原型展示了雙向空中傳輸連結,傳輸速率超過 14 Gbps。

在 2016 年的行動世界會議上,Nokia 不是唯一進行 73 GHz 技術示範的廠商;Huewei 與 Deutsche Telekom 也一同展示了可於 73GHz 運作的原型。 這項示範採用多使用者 (MU) MIMO,展示了高頻譜效率,以及針對個別使用者超過 20 Gbps 傳輸率的潛力。

有些 73 GHz 的研究已開始進行,未來三年預計將有更多相關研究。 其中一項可用以區分 73 GHz 與 28 GHz、39 GHz 的特性,是可用連續頻寬。 73 GHz 中有 2 GHz 的連續頻寬可用於行動通訊,是擬議頻率頻譜中範圍最廣的。 相較之下,28 GHz 僅提供 850 MHz 的頻寬;而在美國,39 GHz 附近就有兩個頻帶提供 1.6 GHz 與 1.4 GHz 頻寬。 此外,如 Shannon 定理所述,更高的頻寬便代表更高的資料傳輸量;因此與其他上述頻率相比,73 GHz 具備了強大優勢,是毫米波中一種重要的頻率。

38GHz

雖然目前 38 GHz 在進行中的公開研究資料最少,但仍有機會成為 5G 標準的一部分。 ITU 已將 38 GHz 列於全球可用頻率清單, 而且根據紐約大學的研究,已有通道資料可證明其為可用的毫米波頻率。 然而,相較於 28 GHz 或 73 GHz,38 GHz 有更多現有用途,因此要將其納入 5G 標準,將是一項挑戰。 FCC 已針對可能的行動應用擬議頻譜,以便加速美國未來針對此頻帶的研究。

當 Verizon 著手 2016 年的 28 GHz 初期現場測試時,已擬定計畫要測試 39 GHz。 XO Communications 除了擁有 28 GHz 的授權外,也擁有大量的 39 GHz 授權。 39 GHz 有電信業者的大量投資,同時也名列 IMT 清單中,無疑是 2020 年 5G 標準的候選頻帶之一。

 

由於毫米波通道的基本屬性與目前的手機模型不同,而且未知事項較多,因此研究人員必須開發新的技術、演算法與通訊協定,才能充分發揮 mmWave 在 5G 領域的潛力。 建立毫米波原型 (mmWave prototype) 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早期階段。 由於僅靠模擬是無法展示毫米波技術或概念的可行性,所以必須建立毫米波原型。毫米波原型能夠在多種情境下,透過 Real-Time 的空中傳輸方式執行通訊作業,可以藉此解開毫米波通道的秘密,並且促進毫米波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要建立完整的毫米波通訊原型時會面臨多個難題。 假設有一個可處理多重 GHz 訊號的基頻子系統。 目前多數的 LTE 實作皆使用 10 MHz 通道 (最高 20 MHz),而且運算量隨著頻寬線性增加。換句話說,運算能力必須提升 100 倍以上才能滿足 5G 資料速率的需求。 此外,毫米波原型製作必須用到 FPGA,才能執行毫米波系統的實體層運算。

要針對毫米波應用建立原型製作的客制硬體是相當困難的任務。 由於毫米波頻率具備大量的連續頻寬,因此非常適用於通訊作業。 要找到具備 1 到 2 GHz 頻寬 (此為 5G 應用所需) 的現成硬體傳輸器或接收器,成本相當高昂;在某些頻率下,甚至無法找到符合這項條件的儀器。 就算真的找到了這種硬體,其設定並處理原始資料的能力也有限,甚至可能毫無處理能力。 因此,設計客制的 FPGA 處理機板,便成為深具吸引力的選擇。 設計 FPGA 機板硬體的時間或許不需要很久,但如果還要開發與其通訊的軟體介面,就算是最有經驗的工程師,也可能需要一年 (甚至更久) 才能完成, 這還只是毫米波原型驗證系統的一部分而已。

除了 FPGA 機板之外,mmWave 原型驗證系統需要運用最先進的 DAC 與 ADC 才能擷取 1 到 2 GHz 之間的頻寬。 目前市面上,有部分 RFIC 具備可於基頻與毫米波頻率之間轉換的晶片,但這些產品選擇有限,且大多僅能用於 60 GHz 頻帶。 IF 與 RF 階段可做為 RFIC 的替代方案, 工程師一旦有了基頻與 IF 解決方案,供應商便能針對毫米波無線電站,提供更多基頻 RFIC 以外的選擇,但是選擇依然不多。 開發毫米波無線電站,需要 RF 與微波設計的專業技術,這與開發 FPGA 機板所需的技術完全不同,因此團隊必須具備多種專業,才能開發出所有必要的硬體。 FPGA 是毫米波基頻原型驗證系統的核心元件,而要設計出能處理多重 GHz 通道的多重 FPGA 系統,將使系統更加複雜。 為了滿足服務供應商與通訊研究人員在系統複雜度與軟體的需求,NI 提供一組可設定的毫米波原型製作硬體,以及附有原始碼的毫米波實體層,其囊括毫米波系統基頻的基本特性,並為橫跨多個 FPGA 的資料遷移與處理作業提供抽象化功能,簡化工作的複雜度。 這些工具都是為了將新的毫米波原型整合到系統與產品內所設計,並對 5G 技術的開發有重大影響。

雖然還不清楚未來會如何應用 5G 技術,但能確定的是,毫米波勢必會名列其中。 為了滿足資料傳輸量的需求,使用 24 GHz 以上的大量連續頻寬將成必要;而研究人員也已透過原型製作,展示毫米波技術可達到 14 Gbps 以上的傳輸速率。 現在尚待解決的最大問題是,行動通訊要使用哪個毫米波頻帶。 ITU 或許能提供助力,為 5G 的行動應用設置一個頻率。 而開發成本的降低,以及只在手機上使用一組 (而非多個) 矽晶片的技術,是當前手機普及全球的關鍵原因,手機製造商與消費者也受惠於此。 然而,要重新分配現有頻率,所費不貲。 找到一個全球都同意使用的頻帶,是值得奮鬥的目標,但最終也可能無法達成。 由於時程緊迫,各地的服務供應商選擇忽視 ITU 的建議,並選擇那些雖然不是全球通用,但現在就能使用的頻譜。 這些服務供應商也發揮自身能力的優勢,透過現場測試製作雙向通訊連結的原型 (5G 開發的關鍵部分),進而讓研究人員展示這項新技術,並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將新技術標準化。

儘管仍有許多未知的部分,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未來一定會佈署毫米波技術,而且會以很快的速度執行。 新一代的無線通訊即將登場,而全世界都在關注並觀察未來毫米波技術的應用方式。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