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瀏覽點擊數
1354904

本站來訪人數 222463

圖片 1

向性一教授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暨研究所 所長


演講主題:

駕馭原子缺陷與微觀結構:缺陷化學與晶界工程在高性能電子陶瓷中的關鍵作用


 

高性能電子陶瓷在電子元件中發揮關鍵作用,其優異的介電、磁性與變阻特性,源於材料內部的原子缺陷與微觀結構。透過精準的缺陷化學調控與晶界工程設計,我們能夠有效優化陶瓷的物理與電學性能,以滿足高頻通訊、能量儲存、功率電子與電磁防護等應用需求。本次演講將探討這兩大核心策略如何協同作用,以提升材料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在缺陷化學方面,本演講將探討:

氧空位與電學特性的關聯性:點缺陷(如氧空位及價態變化)對於介電常數、絕緣電阻與介電損耗的影響。舉例來說,在BaTiO₃陶瓷中,透過Dy摻雜與Ca²⁺取代,可有效抑制氧空位的形成與遷移,提升BME MLCC(卑金屬電極多層陶瓷電容器)的高加速壽命試驗(HALT)可靠性。

摻雜與化學計量對缺陷行為的影響:在La摻雜的SrTiO₃體系中,調控A/B位比例可顯著影響氧空位濃度與Ti³⁺的生成,進而提升其巨介電特性與低介電損耗。此外,適當的再氧化處理可進一步優化晶界特性,提高絕緣電阻,為高能量儲存與高電容元件提供新機會。

NiCuZn鐵氧體中的金屬擴散問題:燒結過程中,Cu、Ag等金屬的擴散可能影響晶界電導率與漏電行為。本演講將分析如何透過氧分壓控制與特定摻雜策略,來降低金屬擴散對微結構穩定性的影響。

在晶界工程部分,我們將剖析:

晶界在電陶瓷中的作用:晶界的結構與化學組成影響著載流子遷移與局部電場分布,決定了材料的介電、變阻與可靠性特性。

ZnO變阻器的非線性調控:透過ZnBi₂O₄、Bi₂O₃等助劑的添加,如何在晶界處形成雙肖特基勢壘,有效提升擊穿電壓、非線性係數與長期穩定性,並降低漏電流與功耗。

BaTiO₃基BME MLCC的可靠性提升:在還原氣氛燒結過程中,氧空位與晶界電導率的控制對於高絕緣電阻與低介電損耗至關重要。透過元素摻雜,不僅能抑制氧空位形成,還可強化核殼結構,使得BME MLCC在高溫與高電場環境下仍能維持穩定的介電性能。

本演講將從缺陷化學與晶界工程的角度,探討如何透過微觀機制的精準控制來提升電子陶瓷的性能與可靠性,以滿足未來電子應用的需求。


 Sun

孫逢佑 執行長

開必拓數據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演講主題:

以AI引領研發、製造、品檢的可能性


AI 改變的不僅是製造流程,更重塑了產業對「效率」、「品質」與「創新速度」的定義。在邁向智慧製造的過程中,企業逐漸意識到:數據不該只是事後紀錄,而應成為即時改善的起點。
本演講將分享如何在實務中運用 AI,萃取現場龐雜的製造與品管數據,轉化為可行的決策依據,並加速智慧製造的落地。內容將聚焦三大關鍵:
• AI 如何協助研發快速聚焦關鍵變數
• 如何縮短製程異常的反應與調整時間
• 如何建構具擴展性、現場可用的智慧品管系統
推動智慧製造,不只是導入技術,更是組織文化與流程邏輯的再設計。透過實際案例與導入經驗,將說明 AI 如何真正發揮現場效益,並為企業帶來可衡量的成果。


Bruker Corporation
Chief Up logo 十字 公司名
FST Logo RGB多媒體用 03
ft logo
images
messageImage 1747023597522
UNIREAL images
德瑞
 WAT TA logo color
ACERA
中國製釉集團中英 標準
電子陶瓷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